桥水基金达利欧认为,经济这台机器的零部件是“交易”,交易是所有经济周期和动力的来源。换句话说,经济就是无数交易的总和。
经济发展有三股动力:
1、生产率的提高;
2、短期债务周期;
3、长期债务周期。
而这三者的形态和关系可以用下图描述。三股动力的互相叠加就构成了经济中的各种周期。
达利欧还将历史上的债务危机大致分为了两大类:通缩型萧条和通胀型萧条。他认为,通缩型萧条通常发生在那些债务主要以本国货币来计价的国家;而通胀型萧条通常发生在那些债务主要以国外货币来计价(外债)的国家,因为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能动用的措施更加有限。
通缩型长期债务周期的典型过程
通胀型长期债务周期的典型过程
达里奥通过历史上48个长期债务周期的研究,得出结论如果要去杠杆,政策制定者一般有四类措施可以做:
压缩支出,例如:减少开支;
债务减计:债务违约和重组;
债务货币化:央行“印钞”、直接购买风险资产或者提供担保;
财富再分配。
成功去杠杆的核心是,政策制定者必须知道如何运用以上4类措施,且有足够的权威去执行相关的政策。具体而言,政策制定者需要非常清楚:
1,债务负担需要每年以何种速度扩散开来;
2,在此过程中,哪类人会受益,受益到什么程度;哪类人会损失,损失到什么程度;
3,实施必要措施后的结果,政治上和经济上是否能够承受。
从历史的案例分析中看,“去杠杆”的结果大致可以被分为3类:
丑陋的通缩去杠杆:出现在央行“印”足够的钞票之前,通货紧缩存在时,以及当名义利率高于名义经济增长率时;
丑陋的通胀去杠杆:相对于通缩的压力,央行超“印”了过多的钞票,名义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货币通胀带动,名义利率高于名义经济增长率,且利率进入了自我强化的上升螺旋中;
漂亮去杠杆:出现在当央行“印”出足够的钞票能平衡由于紧缩和债务减计而导致的通缩压力,经济变现的结果是GDP正增长、债务相比收入的比例下降、名义经济增长率高于名义利率。
如果这四类措施实施的比例和节奏控制得好,就能达到“漂亮去杠杆”的结果;如果没有控制好比例和节奏,就只能得到“丑陋的通胀或者通缩去杠杆”的糟糕结果。也就是说,“去杠杆”的核心是控制好这四类措施的比例和节奏!